伤寒已经汗、吐、下误治后三焦生热,脉复洪数,谵语不休,昼夜喘息,鼻加衄血,病势不解,身目俱黄,狂叫欲走,三黄石膏汤主之。重阳即阳毒,脉洪大,面赤咽痛,潮热,发斑如锦纹,或下利黄赤,阳毒升麻汤;不效者,三黄石膏汤;大便实者,调胃承气汤下之。
风寒初客,仍在表,宜用辛温之剂以发散之。有力者,为阳,为实,为热。
恶风发热,兼喘者,羌活冲和汤。伤寒已经汗、吐、下误治后三焦生热,脉复洪数,谵语不休,昼夜喘息,鼻加衄血,病势不解,身目俱黄,狂叫欲走,三黄石膏汤主之。
下利烦满,身疼痛,先温其里,四逆汤,后攻其表,桂枝汤。唇吻反青,乃肝绝也,死。
无热,但狂言烦躁者,五苓散,水调服探吐之。无渴,不可服此药,为大忌。
肾与膀胱虚,则不能约制水液,二者皆小便自利。阴证四逆,法当用温,而四逆散性寒,岂可用哉!曰医在九流之中,非圆机之士,不足为语也。